超聲波清洗
超聲波清洗應用范圍非常廣泛,主要應用于機械、電子、光學、醫藥、電鍍、涂裝及真空鍍膜前處理等行業。特別適用于表面形狀復雜的零件,如對精密工件上的狹縫、凹槽、深孔、肓孔的清洗,同時能夠清洗掉零件表面油污、銹蝕及氧化皮。特別對制藥行業各種玻璃制器及內外科器械的清洗效果最為理想,不僅能達到清洗的目的,還能對玻璃器皿內外壁附著的各種微生物、病菌起到粉碎作用,達到清洗消毒滅菌的作用。
影響超聲波清洗機效果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超聲波功率密度:功率密度越高,空化效果越強,清洗效果越好,清洗速度越快。對于難清洗的工件宜采用大功率密度,對于精密工件宜采用小功率密度。
超聲波頻率:頻率越低,空化越好,頻率越高,折反射效果越好。對于簡單表面宜采用低頻,對于復雜表面及深孔盲孔宜采用高頻。 (20KHz/28KHz/40KHz/80KHz/0.8MHz)
清洗溫度:超聲波在40℃~50℃時空化最好。溫度越高,越有利于污物分解,但當溫度達到70℃~80℃以后,便影響超聲波發揮作用,降低清洗效果。
清洗時間:清洗時間越長效果越好,特殊材料除外。
清洗溶液(介質)的種類:根據對象不同,選擇不同的參數,以達到最好的清洗效果。
超聲波清洗機流程如下:
熱浸洗 → 超聲波粗洗 → 超聲波精洗 → 超聲波漂洗 → 壓縮空氣吹干 → 熱風烘干等過程。
用戶可根據清洗對象適當增加或減少上述工藝過程。
超聲波清洗常識
超聲波清洗是利用超聲波所產生的機械震蕩對清洗對象的外力作用而達到清洗目的。由于清洗對象的不同,對超聲波的要求也不一樣,頻率越低所表現出來的震蕩密度越小,但粒子作用力越大,而頻率越高的則表現出來的震蕩密度越大,粒子作用力越小。
目前根據行業應用的要求一般將其分為低、中、高頻三大類;低頻段( 20~33KC )用于大型工件的除銹、除臘等,如普通的電鍍前清洗;中頻段( 40~70KC )一般用于小型工件,并有表面光潔度要求的,如一些電子元器件、玻璃等;高頻段( 80~150KC )多用于精密電子組件、光學玻璃及表面光潔度要求很高的工件,由于高頻的特點是密度大、粒子作用力小,所以不會對工件的表面產生損壞,是高精密器件理想清洗設備,所以根據不同的清洗對象選擇不同的超聲設備是至關重要的?! ?/span>
超聲波清洗效果與頻率的關系 ;
超聲波頻率越低,在液體中空化越容易產生,清洗作用也越強.但頻率過低則可能引起方向性不強,對遮蔽部分清洗效果不理想,因此要根據不同清洗件來選擇頻率,一般清洗大工件選用頻率為20KHZ的超聲波,清洗精密零件用28KHZ或35KHZ的超聲波.。